鑒盤俠《重讀經典老盤》系列,相繼推出了榮和早期樓盤榮和新城、盛天的盛天茗城、中國鐵建的鳳嶺山語城3篇。
接著,后臺就有鑒友不干了。
“來我們桂林看看吧,有老盤比南寧的更經典。”
“柳州也不差吧,歡迎來鑒一鑒柳州的XXX。”
所以,我們決定走出南寧,去桂柳瞧一瞧。這一期,先看一個位于桂林的16年老盤。
避免帶上有色眼鏡,小劍先不說名字,看完再告訴各位它姓甚名誰。
Part 1
幾十處水景,沒一處干枯
5月29日,小劍來到桂林。
當然,咱是做好功課了的,結合鑒友推薦,選定了一個老城區的16年老盤。
這個盤位于桂林市象山區,建于2003年。總占地約60畝,容積率2.2,由25棟樓梯多層(6-7層)和電梯小高層(10-12層)組成。
進入小區后,小劍不由分說,先逛了一圈。很快,就發現了一個怪事。
一個60畝的小區,做了大大小小幾十處水景(沒細數具體多少處),這本身就很奇怪。
▲小區的一處水景。
更奇怪的是,10多年過去了,竟然沒有一處是干枯的。
水景還不拘一格,有的是林間小溪,有的養了魚,有的養著荷花。
小溪、小魚、荷花,水也很清澈。這和一般的樓盤,不敢做水景,或者做了水景也沒幾年就干涸,對比鮮明。
Part 2
桂林首個新加坡風情盤
看了上文的水景,可能諸位也看出一二了。這個盤打造的是新加坡風情社區,尤其體現在園林上。
小區內栽種了許多熱帶植物棕櫚樹,園林內的涼亭、小品,也體現著一股濃郁的新加坡熱帶風情。
▲熱帶風情的涼亭。
“綠化好呀,物業打理的也好,就像公園一樣。夏天的時候,小區里面能比外面涼快好幾度。”路上遇見一位大叔,問他小區哪點最讓他滿意時,他自豪地說。
▲小區內道路已被樹木遮住。
網上查了下,這個盤號稱桂林首個新加坡風情社區。
不管是不是首個,16年了還能養護得這么好,說明這個企業確實用了心。
Part 3
躍錯層,16年前就有了
其實,除了園林,建筑上也有新加坡風情的影子。
最意外的是,現在被很多開發商津津樂道的圓弧行全景陽臺、大落地飄窗、復式、錯層,16年前的這個盤就開始廣泛應用了。
除了頂層復式,該盤在個別樓棟還做了錯層戶型。要知道,那是十幾年前,而且是同一棟樓內既有錯層,又有正常的平層。
對,就是南寧部分樓盤引以為傲的錯層。
小劍在網上找到了幾張戶型圖,給大家欣賞一下。
▲135㎡三房,套內118㎡。
▲255㎡復式。
不比現在設計的差吧?
Part 4
ta家架空層,現在也實用
現在一些新盤做不好的架空層,十幾年前,它就嘗試做了。
踩盤發現,六七層的多層樓梯房底層為雜物房,沒啥特別的。但10多層的小高層,1樓均做了架空層設計。
每棟樓的架空層又不太一樣,有適合小孩益智玩耍的,有適合中青年活動鍛煉的,也有適合老年人打牌聊天的。
此外,那個時候就有了大堂的概念。1樓處還設置了信奶箱,以及休閑桌椅。
▲1樓大堂。
老實說,用現在的眼光來看,它的架空層和大堂有些簡陋,但那個年代能設計這些,還是挺前衛的。
Part 5
4個小細節,不用心做不到
除了園林、架空層、大堂之外,小劍還發現,有很多小細節挺走心。
以下挑4個跟大家講一下。
第一個是園林間的小路。不是千篇一律,很有設計感。有用磚鋪設的,有用石板拼接的,還有用石頭做了樹木年輪模樣的。
第二個是停車場。那時,這個盤就做了地下停車場。實話說,現在看,做的比較一般,地面不是地坪漆,而是水泥的。
但整體比較平整,破損處都已做了修補。比較吸引小劍的是,停車場做了很多采光井。一方面可以增加地下室亮度,另一方面也可以節能環保。
第三個細節是園林里的座位。
我們知道,園林不光是看的,還要有休閑活動等功能。好看是基礎,好用才是王道。其中,座椅是少不了的。這個盤設置了很多座椅,多數都在大樹下,可以遮陰。
這些座椅不但有實用性,還很有設計感。
第四個是垃圾分類。這是個老難題了,該小區卻做得挺好,還是桂林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。
Part 6
會所泳池球場食堂,樣樣有
別看這個盤只有60畝,可自身配套卻該有的都有。
比如常規的園林、架空層、街鋪等等,這些常規小區有的,它都是有的。
還有很多是那個年代一般小區沒有的。比如有戶外泳池,暑期還會搞游泳培訓班。有會所,里面包含棋牌室、乒乓球室等等。
有露天的籃球場,但周邊都是樹,還爬滿了綠植,打球也不會太曬。
更意外的是,居然還有業主食堂。一周7天全開放,包含午餐和晚餐,均是五菜一湯,午餐有水果,每天的菜品也不一樣。
問了下價格,10元一餐,菜隨便選,飯管吃飽。
食堂是簡陋了點,但還算實在。而且,十幾年前就有業主食堂了,可現在很多新盤都不會做。
Part 7
老小區的痛,主動治了
作為一個建于2003年的老小區,至今已經16年,終究還是有些地方,跟不上現今的住戶需求。
比如停車的問題,比如設備老化的問題,這些都是老小區的痛。
但這個盤會主動去治療這些痛。
根據網上信息,該盤車位配比為1:0.5。按理說,那個年代,私家車少,這個車位配比算高了。但現在看,還是明顯不足。
于是,物業在征求業主同意后,在路面增設了許多停車位。
為了方便電車自行車的住戶,還在架空層劃分了部分單獨的電車自行車停車位。
大門門禁也做了升級更新。人行出入口和車行出入口是分開的,人行出入口除了刷卡方式,還多了指紋識別。
▲大門口的門禁。
多說一句,這個盤的出入管理,要比之前去的幾個老盤嚴,混不進去。小劍好說賴說,求了一位住戶,坐上它的小車才溜進去。
Part 8
住戶與物業打成一片
踩盤的過程中,小劍還發現一件事,挺有觸動的。
一位物業的小姐姐,跟小區的大叔大媽特別熟,見面都是主動互相問好。過程中,還和一位白發阿姨拉家常了很久。
▲她們聊完后的偷拍照。
物業小姐姐走后,小劍追上那位阿姨,問她怎么和物業能那么熟。
阿姨說,她們小區經常搞活動,每年都搞藝術節、運動會啥的,元宵節、重陽節也搞活動,很多是針對老年人的,所以慢慢就都熟了。
“小區有很多果樹,但我們不能私自摘。等果熟了,物業的摘了,會每家每戶送上門。”阿姨補充道。
“我這套房交付后空置了很多年,不舍得出租出去,就一直放著,給了物業鑰匙,讓他們幫照看下。沒想到5年后回來看,居然很干凈。原來是物業經常來幫我打理,挺讓人感動的。”
聽了讓小劍有點不太敢信。
從小區出來,小劍上網查了下,這個盤居然獲得過全國物業管理示范小區,還是桂林首個獲得國家建設部廣廈獎的樓盤。
這種全國級別的獎,頒發部門挺權威的,在南寧也沒幾個項目獲得過。
◎鑒語
用現在的審美看,這個盤有些方面已經過時了,也不算得多出彩。
但平心而論,16年前能做成這樣,實屬不易。16年后,對比現在南寧的很多新盤,它仍有很多過人之處。
快周轉的當下,減配降標流行的今天,一個16年的60畝老盤,是不是讓很多南寧樓盤臉紅呢?
忘了說了,這個盤名叫彰泰鳴翠新都。